為那一天…
為香港…
奉獻《七天貧窮》祈禱運動
當社會上的弱勢無聲,當身處的社會不公,當聲音不被聽見,當真理被埋在地下…
香港人處於一個前所未曾出現的境況之中,身心處於疲憊、失望,甚至感到窒息…
「應向窮人伸手施惠」(德七 36)
疫情下,我們都有欠缺、都在某些方面貧乏,以往難以想像的事情一一發生了。以往,我們習慣了無休止的追求、消費,努力工作以賺取理想的生活。今天,社會的步伐、工作的步調、人們的生活習慣,一一被迫停下來……

到那一天…

自慈悲禧年閉幕之際,教宗方濟各希望延續基督徒為有需要的人所打開的心懷,頒佈每年常年期第三十三主日為「世界窮人日」,今年已經是第四屆世界窮人日了。他希望我們可以從貧窮人身上與主相遇,看見基督。
體驗內容
讓我們藉著生活的奉獻和犧牲,在本屆世界窮人日前的一個星期(2020年11月8-14日)參與《七天貧窮》祈禱運動:親身體嘗其他香港領取最低工資兄弟姊妹能動用的開銷,生活上有所犧牲的同時;每天撥出15分鐘奉獻祈禱:默想教宗方濟各本屆世界窮人日文告,並與司鐸、修士、平信徒及修女一起反思與禱告…

我們祈願,這個聯合的奉獻尤如禮品馨香上達於天;著諸聖相通功,在基督奧體內合而為一,為普世兄弟姊妹獲得基督的救恩而祈求。

為那一天…
2020年「七天貧窮」個人可動用金額$753元
你知道香港的貧窮狀況嗎?每天你在路上遇到的清潔工、體育館或公園幫助你領路的保安員,所領取的工資可能只是每小時最低工資$37.5元,扣除必須開支(租金、水電煤後),這群兄弟姊妹每星期可動用的開支大約$753元。以下是計算方法:
工資收入 (+)
工資收入 (+)
一般清潔工平均每月薪金 (以最低工資計算):
$37.5 x 8小時 x 31日 = $ 9300

7天收入(工資):
$9300 ÷ 31(日) x 7(日) = $2100 (每日$300)
必需開支 (-)
必需開支 (-)
1. 公共房屋租金(以最新公共房屋計算)
七天的租金開支:
~$2144 ÷ 31(日) x 7(日) = $484.1

2. 水電煤費用
7天:約 $80
一般大眾開支 (-)
一般大眾開支 (-)
類別 每月費用(元)(假設) 每星期費用(元) 例M元÷ 31日 X 7天
手提電話 88 20
家中WIFI上網費 198 44.7
家中收費電視 # #
報紙雜誌(實體或訂閱) # #
  • 若果七天貧窮體驗內, 你有使用家中固網電話、觀看家中的收費電視…請自己再扣除
  • 若你能不使用家中的 WIFI上網、甚至手提電話,你可不用扣除上述表格內開支
  • 有沒有留意到,有些「恆常開支」不是人人可以負擔的,例如保險、投資、儲蓄、定期捐款等(如果計進來便變成欠債了)
  • 而個人進修、子女補習、供養父母、子女零用等也是沒有計進來的,真的逐項扣除的話,可能便令你未能參加是次七天貧窮體驗活動了
7天可用金額 (個人)
7天可用金額 (個人)
【 (工資收入 – 租金 – 水電煤 – WIFI上網) ÷ 贍養系數】– 電話費
($2100 – $484.1 – $80 – $44.7) ÷ 1.93(贍養系數) – $20
= ~ $753
以家庭單位參與
以家庭單位參與
為簡單起見,初中或以下兒童以$753/2=$376.5為可動用金額

以4人家庭為例, 2個成人及2個初中以下兒童:
七天可動用金額 = ($753 x 2) + ($376.5 x 2) = $2259
列印《七天貧窮》小冊子
列印《七天貧窮》小冊子
如需列印版本,不用填寫每天開支和省思google form。
奉獻《七天貧窮》祈禱運動
第一天
返璞歸真與兄弟情誼的重要性
伍維烈修士
方濟會士
導航
慈悲的天父,感謝你賜我一顆渴慕祈禱和奉獻的心!今天是我第一天參與七天貧窮體驗活動,主!我多麼渴望我小小的奉獻…你能悅納!今天, 我第一次嘗試設身處地以香港最低工資工人的可動用開銷過生活!我將這份欠缺的感覺奉獻給你, 並將此奉獻的意向擺上在祭台前!
教宗文告
這次的疫情乍然來到,出乎意料,令我們措手不及,使人大感無力,頓時失去方向;然而,我們對窮人的援助,卻未因此停止。我們反而更加注意到窮人在我們當中,在他們有急需時,要給予支持。這次的經驗使許多我們本有的許多假想受到質疑。我們因為感受到自己的限度,以及自己的自由受到約束,會更覺得匱乏和不足。我們在靈修上和物質上所累積的財富,其價值受到重新檢討;我們因此感到恐懼。當我們留在家裡,處身於寧靜中,我們會重新發現簡單度日,以及返璞歸真的重要性;我們也發現,對於兄弟情誼,我們必須有嶄新的理解,為能彼此幫助,互相尊重。現時正是大好時機,「我們必須重獲人類彼此需要這信念,我們對他人和世界有共同負擔的責任。(選自世界窮人日文告第七段)
輔導默想
現在,尋找一個寧靜的空間,準備自己與主有一段單獨相處的時間可以的話,留意自己的呼吸,自然地一吸一呼。

主! 當我自己不自願地經歷被動的貧窮時,有沒有信賴上主你全然的照顧和生活的供應呢?我有沒有反思我以往所渡的物質生活,渡更簡樸的生活? 這段時間,當整個香港社會都一起受苦時,我有沒有視一些我不認識的人,為真正的兄弟、真正的姊妹呢?

以下是有一段你與主耶穌一起的時間,以你認為合適的方式與主耶穌對禱、交談,你可以由今天的反思和感覺開始跟祂分享,可以是表達謝恩、為有需要的兄弟姊妹代求、請求治愈、寬恕、祈求光照、指引…或者,你也可以選擇,靜靜地陪伴主耶穌,只停留在祂的愛內….
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感謝你讓我今天與你相遇,當這個祈禱將快結束的時候,特別祈求你引領我更能體會貧乏者的需要,並吸引我更加走向你,讓你的愛充滿我,使你的愛、你的大能,臨於我的周圍、臨於香港。

願光榮歸於父、及子、及聖神,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遠。
第一天的開支和省思
第二天
貧窮使人有機會與主耶穌相遇
溫國光神父
導航
慈悲的天父,感謝你陪伴我渡過這《七天貧窮》體驗,我為了你所供應給我和我的家庭的一切所需,獻上謝恩!奉獻來到第二天了!我身邊的朋友有沒有留意到我的不同呢? 我自己以基層收入來過活又有甚麼感覺呢?

求你賜下聖神,賜下光,讓我更能認清你對我生活的旨意。
教宗文告選段
今年教宗文告的主題「應向窮人伸手施惠」(德七36)有助我們專注重要的價值,並打破冷漠的藩籬。貧窮總有各樣不同的面貌,每一種情況皆屬特殊,不但引人關心注意,又使人有機會與主耶穌相遇,因祂常臨在祂最小的弟兄姊妹身上。(瑪廿五40)

讓我們翻開聖經舊約中的德訓篇,其中的話語,多出於一位約早耶穌基督兩百年誕生的智者。他尋求智慧,好使世人更臻完美,並能窺探人生諸事的意義。當時,以色列子民正面臨嚴峻的考驗:由於遭到外來強權的統治,飽受艱難困苦。他們的信德,由於根植於歷代祖先的傳承,格外堅強,因此立刻投奔天主,求祂給予援助,恩賜智慧,而天主有求必應。(選自世界窮人日文告第一段)
輔導默想
現在,尋找一個寧靜的空間,準備自己與主有一段單獨相處的時間,可以的話,留意自己的呼吸,自然地一吸一呼

回憶一下, 在我生命的那些時候,曾經在別人身上看見耶穌基督的面容呢? 我幾時與主有過真實的相遇,被主耶穌那份愛浸透自己,而催逼我在弱小者身上傾流出那份愛呢?

以下是有一段你與主耶穌一起的時間,以你認為合適的方式與主耶穌對禱、交談,你可以由今天的反思和感覺開始跟祂分享,可以是表達謝恩、為有需要的兄弟姊妹代求、請求治愈、寬恕、祈求光照、指引…或者,你也可以選擇,靜靜地陪伴主耶穌,只停留在祂的愛內…
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感謝你今天讓我與你相遇,當這個祈禱將快結束的時候,特別祈求你讓我看見基督的面容,讓你的愛浸透我,使我成為你的管道,讓上主的慈悲透過我臨於我的周圍、臨於香港。

願光榮歸於父、及子、及聖神,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遠。
第二天的開支和省思
第三天
我們的祈禱必須加上對窮人的服務
梁達材神父
導航
慈悲的天父,感謝你邀請我透過這個星期的奉獻生活和祈禱,與你更加親近,求你賜下聖神,賜下光,讓我更能認清你對我生活的旨意。

今天是我第三天參與七天貧窮體驗活動,我將注意力放在今日所接觸過的人、所去過的地方…..有甚麼思想、感受出現過呢?

進入第三天了!有甚麼開支以往覺得是理所當然,現在才發現原來不是社會上人人皆可擁有的呢? 你有甚麼體會呢?
教宗文告選段
向天主祈禱,以及予以窮人和受苦的人精誠關懷,兩者不可分割。為了使天主悅納我們的讚頌與祭獻,我們必須承認,即使是最卑貧鄙劣的人,也是按照天主的肖像所創造。天主因我們有此意識,使降福的恩賜藉著我們對貧窮的人慷慨大方接踵而至。因此,我們不能因為要時間去祈禱來當作藉口,而不去照顧有需要的近人。事實上,應該與此相反:我們的祈禱必須加上對窮人的服務,天主的祝福才降臨到我們身上。 (選自世界窮人日文告第二段)
輔導默想
留意一下自己今日的所感所思,無論是舒服或不舒服的感覺,都用一顆奉獻的心呈上給上主。

以下是一段你與主耶穌一起的時間,以你認為合適的方式與主耶穌對禱、交談,你可以由今天的反思和感覺開始,跟祂分享,可以是表達謝恩、為有需要的兄弟姊妹代求、請求治愈、寬恕、祈求光照、指引…
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感謝你讓我今天與你相遇,當這個祈禱將快結束的時候,特別祈求你引領我更能體會貧乏者的需要,並吸引我更加走向你,讓你的愛充滿我,使你的愛、你的大能,臨於我的周圍、臨於香港。

願光榮歸於父、及子、及聖神,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遠。亞孟。
第三天的開支和省思
第四天
目光集中在包括自己在內的
窮人身上並非易事
董澤龍神父
耶穌會士
導航
慈悲的天父!感謝你賜我這個設身處地明瞭他人的經驗。奉獻進入第四天了!我是否還保有這個祈禱奉獻的渴望呢?還是已被世俗事務所佔據呢?

今天有沒有想放棄呢?是否發現原來所擁有的是那麼多?體驗進行了一半, 我能否對弱勢的兄弟姊妹多一份同理心呢?
教宗文告選段
慷慨大方的精神,使軟弱的人得到支持,使哀傷的人得到安慰,使痛苦的人得到緩解,並使失去尊嚴的人得以恢復,幫助人度全人的生活。照顧窮人,並滿足他們的許多不同需要,不應受時間、個人喜好、團體牧靈計畫或社福計畫的影響。天主的恩寵所蘊藏的力量,不應受凡事以自身為優先的自私傾向所限制。

要將我們的目光集中在窮人身上,並非易事,但為了給我們個人生活和社會脈動指出方向,卻勢在必行。 (選自世界窮人日文告第三段)
輔導默想
現在,尋找一個寧靜的空間,準備自己與主有一段單獨相處的時間,可以的話,留意自己的呼吸,自然地一吸一呼

親愛的主! 我有沒有容許自己碰觸自己的脆弱、貧窮、創傷的地方? 我有沒有足夠的等待, 以信、望、愛三德信賴你? 依靠你? 無論如何, 我將自己今日舒服或不舒服的感受完全奉獻給你,我將我擁有的、欠缺的,同樣呈奉給你!

以下是有一段你與主耶穌一起的時間,以你認為合適的方式與主耶穌對禱、交談,你可以由今天的反思和感覺開始跟祂分享。或者,你也可以選擇,靜靜地陪伴主耶穌,只停留在祂的愛內…
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感謝你在這個我生命的這個獨特時刻,讓我處身於變化中的香港社會。我從我所重視的、現卻已失落的的價值中,看見自己對美善和真理的追求! 這是你創造我的目的。

主!感謝你教導我如何將目光放在包括我自己在內的貧窮人身上,求你繼續指引我的生命,使我在這生命的旅程中, 更能了解你對我、對這個社會的旨意。容許我成為大海中的一滴海水,讓上主的慈悲如雨降下,臨於我的周圍、臨於香港。

願光榮歸於父、及子、及聖神,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遠。
第四天的開支和省思
第五天
活出福音勸諭中的神貧
一位母親
普世博愛運動成員, 李太
導航
慈悲的天父! 多謝你賜我一顆火熱的心, 當我去愛時, 我能感受到你的善神在我內心推動我! 求你繼續賜下聖神的火, 繼續暖熱我…

今天已經進入第五天了! 對自己有沒有甚麼新的發現?對平時自己的生活和消費模式有沒有反思?我能渡更簡樸的生活嗎?
教宗文告選段
為能幫助窮人,我們自身也需要活出福音勸諭中的神貧。當人類大家庭中的任何一分子落單,不見其人影,我們不能以為「沒問題」。不論何時何地,許許多多一眾貧窮男女和孩童們所發出的無言吶喊,天主子民應該為此挺身而出,使他們得以發聲,並捍衛他們的權益,與他們齊心合力,共同面對滿是虛情假意的世面和諸多未能實踐的承諾,並邀請他們參與團體生活。

提醒眾人公共利益所具有的重要價值,是基督信徒的首要責任;他們致力於確保沒有任何人的尊嚴因基本需要未能得到滿足而受到損害。

(選自世界窮人日文告第四段)
輔導默想
現在,尋找一個寧靜的空間,準備自己與主有一段單獨相處的時間,可以的話,留意自己的呼吸,自然地一吸一呼。

上主! 香港的社會環境及人際關係的變化,令我們眾人在家庭內、團體中、社會上,都變成了精神上的貧窮人。想像一下, 其實你身邊的人同樣感到這份無力感, 我有沒有嘗試空虛自己, 走出自我, 陪伴身邊像我自己一樣的人?

以下是有一段你與主耶穌一起的時間,以你認為合適的方式與主耶穌對禱、交談,你可以告訴祂你的疲憊、軟弱,並請求祂的治愈和光照…或者,你也可以選擇,靜靜地陪伴主耶穌,只停留在祂的愛內…
禱告
上主!你的聖神曾推動我, 以愛活出你在我生命中的旨意。上主! 我已努力在我身處的崗位中善盡我的能力。雖然, 路遙遙,未見出口;求你天天與我在一起, 每天啟示我、顯示給我,該如何繼續在家庭內、團體中、社會上以愛,行面前的道路。祈求上主的慈悲臨於我的周圍、臨於香港。

願光榮歸於父、及子、及聖神,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遠。
第五天的開支和省思
第六天
我們有能力伸手施惠
夏志誠輔理主教
導航
慈悲的天父! 多謝你透過這次《七天貧窮》的體驗,讓我更有行動力,我知道,只要我信賴你,上主會為我們伸出的手、敞開的心,準備道路。

體驗活動即將進入尾聲了! 實行更簡樸的生活,有沒有帶領我的心靈更與主基督親近呢?
教宗文告選段
我們有能力伸手施惠,這也表示我們天生就有能力踐行賦予生命意義的一切行為。我們每天不知目睹多少人伸出援手!可惜的是,生活的狂熱步調將我們捲入冷漠的漩渦之中;多少人在我們周圍慷慨大方地默默行善,我們卻不再細數。通常總在我們的生命遭遇危難時,我們才真正打開雙眼,看見「鄰家聖人」的良善,他們「就在我們周遭生活,反映了天主的臨在」(《你們要歡喜踴躍》宗座勸諭,7),卻未受傳揚。在報章雜誌、網際網路和電視螢幕上充斥著各種負面的新聞,甚至使人相信邪惡正當道!但事實並非如此。誠然,惡意與暴力、濫權與腐敗,仍所在多有;然而生命中也交織著付出尊重的行動和慷慨大方的行為,不僅能彌補罪惡,更能啟發我們再接再厲,使我們心中充滿希望。 (選自世界窮人日文告第五段)
輔導默想
現在,尋找一個寧靜的空間,準備自己與主有一段單獨相處的時間,可以的話,留意自己的呼吸,自然地一吸一呼。

我有沒有被無力感打沉?不再相信自己微小的善行,能為周遭帶來改變呢?我有沒有再不相信聖神在我們心中微小的觸動呢?將這些感受,無論是舒服的或者不舒服的,都告訴上主,以下是有一段你與主耶穌一起的時間,以你認為合適的方式與主耶穌對禱、交談,他時常都在我們身旁,準備聆聽我們的傾訴。或者,你也可以選擇,靜靜地陪伴主耶穌,只停留在祂的愛內…
禱告
上主!感謝你時時透過聖神推動我向別人伸手施惠!求你教我能夠將目光默觀得到香港社會上各個「鄰家聖人」所交織的手足之情。這顯現你的臨在!仁慈的上主!在這個無力的時代,我們更加需要你賜下聖神,我們祈求你的慈悲時時臨於我的周圍、臨於香港。

願光榮歸於父、及子、及聖神,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遠。
第六天的開支和省思
第七天
以超性的目光看自己與他人
張善導修女
瑪達拉上主及聖母之僕修女會
導航
踏入最後一天的體驗旅程了! 我親身用同理心嘗試體會弱勢兄弟姊妹們真實的生活。我個人的生活習慣、我的消費方式、生活優次選擇又有沒有被改變過來呢?作為基督徒,我未來有甚麼想為社會上的兄弟姊妹而做的呢?
教宗文告選段
伸出的手是一個標記,使人立刻聯想到親近、精誠團結與愛心。最近這幾個月,全世界為新型冠狀病毒所肆虐,帶來痛苦和死亡、失落和困惑,然而,我們也目睹更多人伸手施惠!醫生們伸手照顧病患,試著要找到正確的治療方法;護士們伸手看護病人,工作往往超時;行政人員伸手尋求管道,為能盡量搶救人命;藥劑師甘冒個人風險,伸手接應大眾的緊急需求;司鐸們伸手祝福病人,內心強忍著傷心難過;志工們伸手幫助街友和饑民;眾多男女伸手提供服務,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安定人心。還有更多其他人們伸手接二連三地完成各樣善行。他們每個人都伸手不顧感染的危險和克服恐懼為給予支持和安慰。 (選自世界窮人日文告第六段)
輔導默想
現在,尋找一個寧靜的空間,準備自己與主有一段單獨相處的時間,可以的話,留意自己的呼吸,自然地一吸一呼。

主! 感謝你邀請我參加今次七天貧窮祈禱運動,多謝你賜下超性的目光, 讓我看清楚,原來當我開放自己、打開自己,與其他社會上有需要的兄弟姊妹相遇時,我就能與主耶穌你相遇。

以下是有一段你與主耶穌一起的時間,以你認為合適的方式與主耶穌對禱、交談,他時常都在我們身旁,準備聆聽我們的傾訴。或者,你也可以選擇,靜靜地陪伴主耶穌,只停留在祂的愛內…
禱告
親愛的主,多謝你派遣聖神打開了我的眼睛、令我的內心火熱,讓我的心不再漠不關心,求你在我人生往後的日子,更能在伸手關懷、服務、陪伴最小的兄弟姊妹的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你的臨在,求你祝福香港,啟發更多的香港人在生活中彰顯你的愛,使你的愛、你的大能,臨於我的周圍、臨於香港。

願光榮歸於父、及子、及聖神,起初如何、今日亦然、直到永遠。
第七天的開支和省思
我願意如何繼續關懷貧窮?
反思
  • 這七天我過得如何?最不習慣是什麼?有開心的時候嗎?
  • 我最大的體會是什麼?
  • 每天限制支出,與我平時的生活有什麼分別?
  • 我有什麼新發現?我對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有何反省?
  • 我有向其他人提及這活動嗎?他們的反應令我有何感想?
  • 我在信仰上有什麼反省?覺得與耶穌基督更接近了嗎?
  • 我有想過社會上過著貧窮生活的家庭狀況嗎?
  • 為何他們會過著這樣的生活?
  • 作為基督徒,我可以為他們做什麼?
行動
  1. 個人層面
    如︰每日祈禱中記掛貧窮者、主動關心基層工友…等等
  2. 堂區/團體層面
    如︰參與堂區關社組、與其他教友義工一同服務工友、關心導致貧窮的社會制度…等等
奉獻
「應向窮人伸手施惠」(德七 36)
反思
我如何將省下來的開支奉獻出來? 我願意向窮人伸手施惠嗎?
聖經默想:救助窮苦的人 (德7:36-40)
應向窮人伸手施惠,好使你的祝福和憐憫,完備無缺。對一切活人,要施與恩惠;對於死者,不要禁止哀悼。不要中止哭弔的人,要同哀悼的人一同哀悼。看望病人,不可怠慢;惟其如此,你纔能受人愛戴。你在一切事上,要記得你的末日;這樣,你就永遠不會犯罪。
具體行動
我可以選擇捐出7天省下的開支,捐獻給社會上有需要的社群。

如 閣下希望支援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為基層清潔工、保安員、低收入少數族裔家庭而提供的服務,你亦可考慮捐助本會教區勞工牧民中心。

除了捐款之外,我也可以用具體行動伸出援手,以下有一些建議:
  • 向大廈保安員說聲「早晨」表達關心
  • 探望獨居長者,送上生果
  • 與保安員分享口罩或酒精搓手液
  • 與清潔工人分享口罩或防曬手袖
  • 與街上拾荒的老人分享口罩或酒精搓手液
  • 其他我想到的方法……
《七天貧窮》祈禱運動分享會及
《世界窮人日》感恩祭
日期:2020年11月15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
地點:聖十字架堂
主禮:夏志誠輔理主教
形式:Facebook直播
教宗文告選讀
「你在一切事上,要記得你的末日」(德七 40)。這是德訓篇第七章的最後一句話,可以由兩種方式去詮釋:第一種方式告訴我們應該時常記得,自己的生命早晚都有終結。銘記我們的共同命運有助於我們去關懷那些比我們更窮困、更匱乏的人們,藉此善度一生;第二種詮釋方式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都在尋求一個目的或終極目標。這意味著我們的人生是一個計畫、一個歷程。我們每次行動的目標只能是愛。

在我們每日都與窮人相遇的旅程上,有天主之母陪伴。她比任何人更配得稱為窮人之母。童貞瑪利亞明白卑微人的艱辛困苦,因為她自己就是在馬廄中生下天主子的。 (選自世界窮人日文告第十段)

如有興趣重溫精華片段,可瀏覽本會Facebook
聯絡我們
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
電話:2772-5918
傳真:2347-3630
電郵:hkccla@hkccla.org.hk
網址:http://www.hkccla.org.hk
地址:香港西灣河耀興道72號聖十字架中心七樓